版主 吉祥台北內覺禪林活動通告
圖片參考:http://www.arahant.org/images/taiwan/20130802_small.jpg
中道僧團雨安居 十日禪暨短期出家 活動詳情及報名 時間: 第一期: 2013年8月2日 ~ 2013年8月11日
第二期: 2013年8月15日 ~ 2013年8月24日 地點:台北市北投區登山路139-3號 內容: 在生死當中,把握機緣學習「佛陀原說」
禪觀正覺,體驗出家修行,正向菩提
圖片參考:http://www.arahant.org/images/taiwan/20130725_small.jpg
大專 、社青精進七日禪 活動詳情及報名 時間:2013年7月25日 ~ 2013年8月1日 地點:台北市北投區登山路139-3號 內容: 用「智慧」灌溉生命,依「正念」活在當前
循「正道」度越困苦,能「慈悲」光耀人間
目前分類:氣功相關 (12)
- May 16 Tue 2017 00:11
有沒有供年輕人修佛坐禪的團體?
- May 15 Mon 2017 07:24
請問這首交響樂的曲名?(電影"太極"的插曲)
- May 14 Sun 2017 08:40
靜坐方法有哪些呢??
增加抵抗力、紓解壓力、提升創造力、改善睡眠品質,這些都是靜坐的優點,也是我靜坐三年來真正感受到的,每星期都至少花2-3天靜坐;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認識它,它讓我對靜坐有了更深一層的見解,讓我無形中將靜坐融入了生活中,在忙亂的生活及無法讓腦子停頓下來的困境,它讓我學會跟自己相處、看待事情時可以更清晰透徹不被情緒所干擾。
靜坐時不是你可以靜坐多久,而是你靜坐後可以得到什麼,當我配合自己的呼吸並且同步進行冥想,靜坐就不只是放鬆休息,它能讓我們的腦波產生更深的休息狀態讓我腦波放慢思緒也跟著慢來了,恢復身體的能量。
其實我只有去聖達公司上過2次課程,其他時間我都是在家自己練習,但是運用他們所教的方法讓我靜坐中接受到更廣大宇宙的能量.。
對初學者來說,他們剛開始用淺顯的方式讓大家先學習靜坐,做為靜坐的入門,還真的不錯,就算沒有真正體驗到他們所傳遞的,學習到正確的呼吸方式也是一個不錯的收獲哦。
- May 13 Sat 2017 08:12
有沒有人因坐禪太久而腰酸背痛的☷
感恩Sage Mao大德慈悲開題,末學隨喜敬答。 打坐有沒有可能坐到腰酸背痛?答案是有可能的。當我們打坐的姿勢不正確,或是太過強硬的去控制呼吸,就會造成身體無法完全的放鬆,此時,不用坐太久,就會腰酸背痛,全身不對勁,好像一秒鐘也坐不住。 就姿勢而言,背脊要挺直,身體不可往前後左右傾。身體若往前傾,那怕只是傾一點點,後腰部自然會用力,以維持身體的平衡,此時就無法放鬆了;若是傾其他方向,則是同理可證。當身體沒有傾向任何一個方向時,就會感受到全身的重量都落在臀部上,就好像一根釘子釘在地上一樣,此時,不僅坐得穩,也能夠全身放鬆。 就呼吸而言,則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要微收下顎,有助於呼吸順暢。微收下顎並不是低頭或點頭,而是維持頸部向上挺直。第二,不要去控制呼吸,只要專注數息及覺察氣息隨著呼吸的進與出。刻意的拉長呼吸,會造成胸腔的壓力,而有胸悶或背痛的感覺。 當我們在打坐中能注意姿勢及呼吸,自然能坐得穩又能全然的放鬆。專注於數息,就能漸漸地收攝自己散亂的心念,而達到「一心」的境界。雖說打坐最終應當「無心」,但這「無心」,還是要有「一心」作為基礎。而這「一心」就已經能大大提昇我們的定力,進而幫助我們修觀慧,末學以為,這就是打坐可以帶給我們的極大利益。 以上是末學關於打坐的一點粗淺心得,供您參考。觀心 合十
文章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730000016KK04976
- May 12 Fri 2017 10:35
這是那種靈動
這不是靈動
既然是調氣,當然是氣動..
人體無法吸收天地之『炁』,僅能運行『氣』
以炁養氣、以氣養體、以體養神
所以當靜坐將炁轉化為氣,在人體經脈中運行時
就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 May 11 Thu 2017 07:30
打坐、冥想,一些問題求解
1.我在進行時,會感覺到有個氣流從人中的位子不斷滑過,而那氣流的感覺是氣若游絲、慢慢地、涼涼的,請問這現象是好還不好?
A:首先在你冥想之前,你應該先知道為什麼要冥想,
所謂的冥想,是會進入通靈模式的,也就是說你會處於一種半通靈的狀態,
然後再慢慢的把眼通等通靈術訓練出來,
既然你已經在冥想了,對周遭的靈力有感應這是很正常的,
要讓你有這樣的感覺,有很多方法,像是在你旁邊吹氣就可以了.
SO,我只能說你在冥想時,是不是應該選一個好的不會被干擾的地方?
- May 10 Wed 2017 04:15
禪定的定是否指入定?
- May 09 Tue 2017 19:16
若有眾生比較不定性,意志薄弱,適合修行何種佛教之法門?
- May 07 Sun 2017 09:23
靜坐: 這一檔子事
靜聽八方 宴坐觀心
------與呼吸共舞 自己即是大醫王
「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作家狄更斯曾如此寫道。如果用來形容這個時代,他或也會說:「這是一個最開放的時代,也是一個最混亂的時代!」於今網路資訊無所不在,人類的思緒卻也隨之四處亂竄,競逐在「我要我想」的物欲世界,大多數人都被生活板塊擠壓得喘不過氣來,壓力指數破表,精神焦躁緊繃,病痛纏身卻無解,身心煩憂卻無方。
大多數人也只能在身體出狀況時去找醫生,或者指望靠藥物來解決問題,當今許多醫院因此成了現代人治療身心病痛之所,但許多疾病連醫生都束手無策。很多人知道珍惜生命,卻無法從根本下手;雖明白人身難得,但這個「人身」卻是人類付出極高的代價所換來的短暫居所。於是我們不禁深思:難道我們的肉身就只能被迫如此地度過這一期一會的生命嗎?難道身體的煩憂之苦,永無止息之時?
- May 06 Sat 2017 13:48
虛雲老和尚論禪定
時有戒塵法師因隨侍月霞法師到終南,為法忍老人辦道場,得遇虛老山中,相談禪理,戒塵法師口若懸河,機語不讓。
虛老曰:「汝此強辯,閻羅老子未放你在,孽鏡台前不怕人多口。須知古時人障輕,可重見處,不問工夫。故六祖云:“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今之人習染深厚,知見多端,縱有一知半解,皆識心邊事。須從真實功夫樸實用去,一日徹底掀翻,從死中得活,方為真實受用。縱得小小受用,生死之際,依然不能作主。從悟門已入,智不入微,道難勝習,捨報之際,必為業牽。須以綿密功夫,坐斷微細妄想,歷境驗心,不隨境轉,一旦懸崖撒手,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方為自在人。此亦不過是小休歇場,還有後事在。」
戒塵法師曰:「我亦親近德公、修公、大老、赤山來,自謂道契無生,更有誰耶?」
虛老曰:「汝所謂道契無生者,作麼生契耶?」
- May 05 Fri 2017 01:07
【洗滌心靈之旅】跟著大師學習冥想
- May 04 Thu 2017 21:15
10秒KO劇情反轉!雷公太極:徐曉冬一拳都沒打到我 自己滑倒
4月27日晚,成都打了一場跨界的搏擊賽事,對陣雙方分別是「格鬥狂人」徐曉冬和「雷公太極」,結果代表MMA的徐曉冬只用10秒就KO了所謂的太極宗師「雷公太極」,並將對手打得鼻血橫飛。在一場一邊倒的比賽之後,雷公太極接受媒體採訪卻突然表示,自己只是因為鞋底滑摔倒,對方一拳都沒打到他。
雷公太極
咱們先回顧一下這場比賽的過程吧,從徐曉冬出拳開始,到裁判中止比賽,滿打滿算就10秒。